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网约车出台新规 某滴公司趁机在沪扩张

发布时间:2023-07-13 18:27   来源:产新网    作者:水中花

      网约车在近年来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给人们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之相伴随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针对网约车出现的多种问题,相关部门多次出台文件予以治理,以求其能够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良性发展。

      2023年4月26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做好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围绕聚合平台规范管理、保障司乘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维护行业安全稳定等方面提出了要求。通知主要内容如下: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工作。二、压实企业责任,保障乘客和驾驶员合法权益。三、规范经营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四、加强协同配合,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五、强化底线思维,切实维护行业安全稳定。

       这一个文件出台无疑对规范网约车市场的运营管理下了一剂良方,网约车聚合平台哈啰、高德、携程等公司也在有序地配合整改,但是一家独大的滴滴公司却趁机打压其他网约车聚合平台公司。多名上海汽车出行服务行业从业者的企业和驾驶员联名向媒体反映滴滴无视主管部门监管,连续多年在上海无证运营,并通过一系列不正当竞争手段打压同行、扰乱市场,严重破坏当地汽车服务行业生态的情况,为此记者在上海市相关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进行了采访,情况大致如下:

      1、滴滴凭借强大的资本背景,在网约车发展初期就通过大量高额补贴,以不正当竞争的形式,抢占上海网约车市场,冲击了上海本地出租汽车市场,挤压传统巡游出租汽车的生存空间,打击美团等本土网约车平台,破坏了上海出行生态,从而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

      2、自美团放弃自营后,滴滴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提高佣金,大大增加了汽车租赁行业、网约车驾驶员的负担,涉嫌垄断行为,导致不满情绪和社会不稳定。对此百度、腾讯、美团、哈啰、高德、携程等聚合平台受伤严重,有的被迫退出市场。

      3、滴滴恢复上架后,拒绝落实整改,接单车辆和司机合规率连续三个月持续下滑

      4、整改不彻底,多项合规率连续三个月持续下滑

      直到2023年1月16日,滴滴宣布重新恢复新用户注册。然而公开信息显示,自恢复上架以来,滴滴在合法合规经营方面似仍未进行彻底整改。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全国网约车行业2023年一季度的运行数据,在订单合规率上,滴滴2月份排名倒数第三,3月份排名倒数第四,4月份排名倒数第三。同时,在人车合规上,滴滴的接单车辆合规率、接单司机合规率连续三个月下降。同时,滴滴旗下的“花小猪”,订单合规率已经连续超过12个月排名倒数第一。

      5、逃避上海主管部门监管,连续多年无证运营;

      6、多次被顶格处罚仍未整改;

      据网友反映,滴滴之所以敢于长期无证运营而有恃无恐,正是因为在其庞大的资本背景加持下,罚款数额与其收益相比可谓九牛一毛。同时,滴滴不仅自己不怕罚款而持续非法营运,还帮助不合规的人车报销罚款费用,进而推动不合规人车进入行业非法营运,从而引发严重安全隐患。

      7、利用雄厚资本补贴不合规的人车,报销罚款费用。

      上海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则表示:如果某个细分市场一家独大,其就很容易利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给其他竞争者设置壁垒,其结果必定会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记者就滴滴在沪多年未取得运营许可,无证运营情况电话采访了上海交通委,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把刚刚答复上海12345市长热线的同一问题,作为解答也向记者复述一下,整治网约车平台乱象,像滴滴公司这样无证运营情况,他们态度坚决,举报一起查一起、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说到屡查屡犯,他们只能做职能范围内的事。其他严查彻查还需要多部门配合,比如网信部门……

      媒体观点:滴滴作为一家公共出行服务平台,一举一动关系千千万万乘客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但其一再因为非法客运而被交通管理部门约谈多次、顶格罚款多次之下,为何始终未彻底整改,甚至至今仍未取得上海市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证。

      2019年7至9月,上海市主管部门向滴滴开出100张罚单,罚款1000万元,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将滴滴列入了道路运输行业首批严重失信名单,理由是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因未经许可或者超越许可从事道路运输相关经营活动。部分司机反映,滴滴之所以敢于长期无证运营而有恃无恐,正是因为在其庞大的资本背景加持下,罚款数额与其收益相比可谓九牛一毛。同时,滴滴不仅自己不怕罚款而持续非法营运,还帮助不合规的人车报销罚款费用,进而推动不合规人车进入行业非法营运,从而引发严重安全隐患。

      对此,《新民晚报》曾发表新民快评指出,如果违规成本仅是至多10万元罚款,那对于滴滴这样“实力雄厚”的企业来说,很可能是不痛不痒,宛如毛毛雨。屡犯屡罚、屡罚屡犯,说明如此力度的处罚效果不大,企业已成“老油条”。更新执法监管手段,提高企业的违规成本,是当务之急。评论最后强调,只有监管长出“牙齿”,违规企业才会真正收敛。

      专家观点

      中国人民政法大学博导、法治新闻研究中心主任刘斌指出:网约车平台出现的乱象很值得人们深思,为什么一个平台能够长达数年无证经营、违法运营?为什么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屡罚无效?为什么涉嫌行业垄断、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制止?为什么敢于一而再、再而三地抗拒或变相抗据政府监管、触犯相关的政策法规?其原因除了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力、处罚力度不大外,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企业自身。作为一家大型网约车平台,必须具有法治意识,遵纪守法,依法经营,这样才能行稳致远。否则,虽然当下是一家独大、占据了市场,但结果很可能会栽大跟头,适得其反。在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做好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规范管理聚合平台的时候,反而认为这是一个排斥异己,扩张自己的大好机会,这对其他网约车聚合平台的市场经营是不公平的。

上一篇:数据价值论坛在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成功举行
下一篇:弘扬中华砚文化志愿者风采录之三十六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